[Book] Don’t Sleep, There Are Snakes (1)


  1. 你在哪裡都看得到的書本履歷
    • 作者:丹尼爾.艾弗列特/著、
      馬汀.薛勒/攝影
      原文作者:Daniel Everett,Martin Schoeller
      譯者:黃珮玲
      出版社:大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年08月11日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6179174
      裝訂:平裝
    • 書的外表是長這樣的
  • 書封還是書的背面有段不錯宣傳文
  • 一種語言代表一種世界觀,一種瀕絕語言則代表一種瀕絕的世界觀
    而這套瀕絕的世界觀,為何能讓他背棄信仰,從傳教士變成無神論者?
    先有語言還是先有思想?人類能在沒有語言的情況下思考嗎?
    這是科學家長期以來亟欲探究的問題,
    而一個孤絕的人類部落,或許可以給我們答案……
    但是丹尼爾.艾弗列特偕同妻小住進亞馬遜叢林,還有另一個理由:
    他要帶著皮拉哈人一起上天堂!
    然而經歷大半生,他最後卻孑然一身地離開,不但與妻子離異,更成了無神論的語言學家。
    
    他拋棄原本舒適的生活,忍受身體不適、文化差異,與瘧疾、孤獨、語言障礙共處,
    在原始部落中陸續生活三十年,以肉體最近身的搏鬥,追尋語言和思想起源這個最形而上的探問。
  1. 書店這麼多書,為何我要翻他
    封面屌,書皮屌,無套
  2. 平均一本書翻三秒,為何我會把她評為"持有
  3. 或許你可以想像成他是傳教士無法征服的領域,
    或許是因為在作者去的四年前,最後一個傳教士離開,
    更之前的都沒有完成他們的使命,
    將福音帶到亞馬遜叢林的一個小總族裡面。
    裡面從一開始的攜家帶眷,老婆和兩個小孩,印象如果沒錯,
    那年作者26歲,神學院名列前茅的畢業,
    不是像本 Blog 閣主,哪天去巴西的亞馬遜流域,八成是躲債或是已經變成逃犯。
    26歲,套句鄉民的言論,學歷不錯,來台灣交英文,
    保證月入十萬以上,包吃、包住、包睡。
    而他卻選了一條很難走的路,
    而且事先做過功課,去的傳教士都鍛羽而歸,
    是信仰不夠堅強?
    是水土不服?
    是語言不通?
    
    作者憑仗著年輕,
    和對於語言學的自信,
    我是受過專業訓練的,即使前輩紛紛閃人。
    書中是這樣記載他的動機: 
    我是受美國福音派教會的差派,
    去「改變皮拉哈人的心意」,說服他們敬拜我所信仰的神,
    讓他們接受基督教上帝,然後改變他們的道德觀念和文化。
    
    即便當時我聽都沒聽過皮拉哈,我卻認為我可以也應該要去改變他們。
    這是絕大多數傳教工作所抱持的核心信念。
    配合作者語言學的專長,出發前也只聽過錄音帶,沒有人懂的錄音帶,
    書中這樣記載著: 
    就我們所知,皮拉哈語和目前世上現存的任何語言系統都沒有關連,
    而我也僅透過錄音帶聽過他們的聲音;
    另外就是,先前那些研究過皮拉哈語言和人種的語言學家和傳教士,
    最後都決定要到其他地方工作。
    
    皮拉哈人的語言,跟我過去聽過的任何一種語言都不像。看來這是頗為棘手的語言。
    
    
    裡面幾個印象深刻的片段 
    教育
    1. 教育方面,絕對不打罵警告孩子,即使孩子在玩火,玩刀槍,直到小孩受傷了,才罵兩句。
    2. 罵的原因不是因為玩火玩刀,而是因為玩火玩刀沒玩好,受傷了。
    3. 所有大人可以做的事,斷奶的小孩都能做,例如:抽煙、喝烈酒、同性戀、男扮女裝。
    4. 幾乎沒有文化和道德的約束,作者舉的例子是:一個40幾歲的中年大叔,跟一個九歲小女孩調情,
       身為一個聖潔的傳教士,即使在別人的地盤上,還是要質問,為什麼要對一個這麼小的女孩做這樣的事情,
       男女雙方的回影略同,「我們現在都沒有伴侶,且彼此喜歡。」
       一個真正人皆生而平等的所在,沒有階級,沒有什麼敬老尊賢。 
    
     <待續.....夜太深了>全世界幾乎都用晚安,
    而皮拉哈人都用:『別睡!!這裡有蛇!!』
    當做睡前的問候語。 
    下次談談書中,皮拉哈人對生死,家庭,社會的看法。
    和信仰無比堅定的神學院高材生,如何不再信仰十字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