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 閱讀,網路和其孤獨


http://www.thenewslens.com/post/118765/

這篇文章中有很多人說話,既然用了 「」,就姑且當那些文字是作者原汁原味的話,而我可以與之對話。自從PTT曾有名言"發文不附圖,此風不可長",代表當年圖床的貧乏,儲存空間的稀有,照像工具的缺乏,在滿滿文字的PTT中,圖像連結是稀有的。在Taipei Link和無名小站相繼崛起,我們有了圖片可以打手槍,網路情色文學於是消失,也可以說,無名小站的興起造成了虎二的死亡,原來我想說的只有"詹宏志先生,頭髮留那麼常不會很累很辛苦嗎?"即使意識到嚴重的離題,但是我不想停止,我想說說無名小站的簡某人,大家都知道無名小站死亡的故事,無名賣給了雅虎,花了好幾億最後卻不經營不維持,再不知道哪一年關了無名,每當我找資料看到了無名的連結卻不能進入,總有被背叛的幹意湧現,
雅虎謀殺了某個年代的共同記憶,尤其你知道的,剝奪感遠強於未得到,本質一樣感受卻有天壤之別,被診斷成必定死於明天和自始自終沒有出生,在主體看來都是一模一樣的結果,太陽依然升起,這城市曾和你擦肩而過的漂亮女孩在天黑以後黎明之前,依然會被這萬惡城市的某棟建築所吞噬,然後某條陰莖又會被女孩的的陰道所吞噬,這城市的陰莖們還是依照某種規律頻頻射精,唯獨死者不能,簡某人賣掉無名而致富的故事表面勵志,其實無法複製也不能重現,即使其在台灣創業史或網路史必然有一定地位,但其本質完全沒有談論的價值,我想說的是簡某人之前和學妹駱某某在一起,他們從高中時代就在一起,他們的感情是類似羅密歐和茱麗葉般的愛情和情節,共同進入交大事實上就是成功的私奔,分手應該是他們在大二上,如果你讀到這裡真的了不起,讀到這裡你或許會猜我想說的是失戀後發憤建立無名,經營無名的英雄故事。但是無名的誕生如同柯市長的誕生,就跟我今天晚上飢餓到連便當都買不起,只好不再走平常會走的路,換了條路去這城市最髒的麵包店買白吐司,結果在店裡撿到頭彩彩卷,無名和柯市長的誕生本質跟我撿到彩卷一樣。我想談的是學妹駱某某,學妹在分手後和園區的某人在一起,園區某人似乎大學妹十幾歲,看到這裡你會以為你在報紙的社會板,這些文字和這情事重複被刊載的頻率如同這故事的情節和報紙是同時出生而且成雙入對。而我想講的只有學妹在大三懷孕結婚或這是結婚懷孕,學妹休學回家生了一個或是兩個小孩,再和他同屆的同學變成碩士時復學,學妹走在校園,稚氣卻又喜悅洋溢的漂亮臉孔,宛如大一新生,她這段人生從此成了我無法遺忘的典範,沙特可能會說這是學妹存在的自為,我不知道學妹現在過得好不好,這段獨特的人生軌跡對他現在有什麼樣的影響,但是討論這個比討論無名之死或是讀者是死了大半還是跟本閱讀者就很少更有實益,射精和生育是我存在的自為,而雅虎或是誰花了十億買下我的網站,沙特會這樣說: “我是自由的,但自由僅僅是選擇的自主,不是達到被選擇之目的,簡某的軌跡是天然存在物,意向重複簡某的軌跡,意向此給定物是我的自由,在意向的同時被給定物技術皆試了敵對系數,自由使其顯現為障礙,無名只有在簡某失戀和簡某在交大和那個欠缺圖床的時空,會向簡某表露出可能性,除此之外,任何意欲只會顯現自我的欠缺,進而雙重虛無化,即使是現在的簡某或雅虎也無法再現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