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知道排除於外可產生溢價,
但是跟社福有何關係???
我承認我不懂盧曼的系統很容易,
但是他承認他在其他領域很弱卻極難,
他是補教名師,
他是強者,我是他的話,我說不出來。
2014年9月21日 · 編輯紀錄 ·
又來了。
柯文哲說對毒品要連坐法,要拿來斷黑道財源,要極端管制。
我就是批這點,有很難理解嗎?這三個論述全部都是錯的,甚至有一個是「違法」的。結果網友還可以在這邊說我在貼柯P標籤。
真的夠了。
我就是不想支持了,不要再給我留什麼「難道支持連勝文嗎?」(馮光遠表示:)。
本來想製作連勝文TDR懶人包的,算了。既然大家對民主的理解就只是非黑及白,對民主的理解就是候選人不得批評,那我做這種TDR懶人包,也只會給特定人的高潮而已,根本無法展開「政商關係」的討論。
一個毒品政策是一個國家刑罰思想最重要的指標。沒有錯,比死刑還重要。這是一個重要的試金紙,事實上,幕僚只要花十到十五分鐘跟柯P講一下刑罰學一些基本概念,他就不會說出這些話來。然後這些概念可以很輕易地應用到很多福利政策上。
不要跟我說這不重要,不可能一個市長候選人都不會被問到治安問題。全世界的市長選舉都嘛會扯到治安。
觀念不對就是不對,改了就好,下次發言注意就好,承認錯誤並不難。柯P就修正過他對同志的發言,我認為非常可取,也很感動。
連勝文的問題是,就算他今天發言再好,他再肯修正自己,他背後的政商結構以及黨國結構讓我不可能選他當台北市長,而柯P正因為他沒有這個結構(他只有一種菁英意識),所以他如果肯更改意識,我可能還會含淚投票。當今天一個候選人能夠一直審視自己的錯誤,他的支持者自然也不會用謾罵取代討論。
只是一些事情一而再、再而三的發生,會讓人含淚的動機越來越小。
———
昨天以前還在看機票,看到大家的「討論」,突然覺得自己在熱血三小。
(最後,有人問我到底專攻什麼法領域。我主要是攻刑法/刑罰學/女性主義/白領犯罪,其他的部分我很貧弱,所以看到這些以外的發言,都是我到處去討教、討論得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