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全球化?定義千奇百怪,偉大的政治家特別喜歡把全球化和自由,結合在一起作論述。
兩個不知道是什麼東西的東西,結合在一起,能產生的也只有幻覺,嗯,而且這個幻覺還是依人而異。
全球化這個名詞,你經常常聽到或者是閱讀到,從偉大的記者 ,學者,政治家口中出來的東西,不過應該所有的人多,多少不能過郎朗上口吧!不過全球化這個詞在每個聽到這名詞的人,心中所第一時間反思產生的地圖,往往截然不同。有人覺得來到了天堂有人覺得,來到了地獄,有人覺得這是進步的的代名詞,有人會想全球化=國際化=很好啊。
前幾天,inside就出現有志之士大聲疾呼,現在是,走向國際化的時候,請國內的企業家拋棄,過往在地的,做硬體的思維,請不要再B2C,作者呼籲那些大資本家,要想想B2B,大意是B2B才是王道,才牛逼,才靠譜,才是硬道理,我本來以為是兩年前的文章。
幹,我又離題了,我想要講的是全球化,30年前的那本書,用不在場的領主跟售後不理的企業,相對於離不開這地方的死老百姓,全球化的對面,先假定是叫做非全球化,就是以前還沒有全球化的時候,再地的人依然是會被虐待,不過被你帶的人都很清楚的知道,領主是誰?還有集結起來推翻它的可能性。這樣的文章造成結果十分的清楚。
以前的商家大都是聯名帶姓地,用本名作為商店的名稱,或者是講做企業的名稱,還是當做醫院的名稱,還是當作棺材行的名字。這一點,無論是東方跟西方都是一樣,在『死亡大事』這本書,作者提到,小時或,所有的商店,大多都是用店主人之全名或是姓氏,改當做店家的名稱。時間過了不知道多久,到今年作者還沒有死,他說在他那個行政區裡面,只剩下他自己的棺材行用主人的名字。
於是被虐待的當地人,連要起來反抗,反抗誰都不知道啊。
而且想要反抗第一個要面對的,就是跟你一樣是當地人,他的名字叫做警察,或者你可以叫他行政權。套句天朝人,現在改名叫強國人的俗話,『請不要傷了皇城裡面的河蟹。』
有動物保護法,但你找不到人類保護法,你說你是公民可是也沒有公民保護法。
:evil:鬥陣俱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