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責任和判斷,很想從裡面找到,海先生的思想影子,
可是沒有,所以我整本都看不懂。
但是裡面對於前進的論述,可以想見韋伯也會十分贊同,
齊先生應該也會十分贊同。
因為歷史的確是在前進,衹是前進沒有辦法留下永久的車痕,同時,也並不朝向人類所渴望和可以想像的目標。
前進本身己經成了唯一目的,如同一卡車應用程式爆炸性的產生,
不問、不知道、不想知道使用者要做什麼,
因為跟政客一樣,所支付的貨幣沒有辦法有信心產生再支付的能力。
賣工具的人,信誓旦旦強調,
可以提高你的效率,可以整個團隊在同一個平臺上工作,資料通通都會備份上雲端,宣傳的,目標哦,對轉換成,應用程序時間可以整合,可以產生更大的效率,可以跟你的同事無縫接軌,整個城市都是你的辦公室,離線功能讓你在沒有網絡的狀況下,一樣可以工作,於是你沒有藉口可以不工作,上班跟下班的界限消失,工作如癌細胞一樣不斷的侵蝕到其他功能系統,
他要銷售給你的是行銷学奉為最高指導原則的差異。
所以他出售的是效率,他賣的是同步,他賣給你的最人性化最直覺的操作介面,最有保障的雲端備份,當然就會有人指稱他的產品是最能保證你的隱私,因為app完全沒有聯網的權限,消費生活就是每個人都想要出售東西給其他人,卻很少人想買,於是產生了,整合的app,IFTTT己把燈泡掛上去,它可以是扳機,也可以是子彈,偉大的互聯網已經產生,至於物聯網除了少數人可以出售互聯網的軟體跟硬體,當然如果大多用品都用IFTTT作為召喚某樣東西開關,多了一些東西可以出售,自然就有很多東西越來越少人買,例如按鈕還有各式各樣的switch,政府可以很高興的宣誓,他帶動了產業昇级,產業昇级對於人類的有什麼價值,可能衹是越來越高,無處不在的風險。
例如,加密技術RSA用於保護你的數位檔案不被偷竊,現在有人十分熱心的幫你把你是電腦裡面的所有檔案統統加密,原本是善良的保護資料的技術,現在資料仍在,有了更完善的保護,同時你自己也不用看。
為什麼會用前進來作標語,責任與判斷,最後幾乎都在控訴前進所造成的傷害,因為基礎行政的能力演化,所以可以控制死老百姓,沒有這種能力,希特勒的大屠殺,不可能會怎麼有效率。
找不到和海先生琴瑟合鳴的地方,實在讓我很失望,我想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我完全不瞭解海先生,也不瞭解鄂小姐,不過他的毯子,最後一本書中,沒有關於人類未來處境的論述,這點是很不利的,你可以抄鐵牢,抄身體技藝,文化的悲劇,可以天真的所有人的必然會解放。
在判斷的時候,已經提到了,真正的恐怖是來自最基本生存無法保障的問題。

然後在前面的責任篇末,特意用了柏拉圖的『知道文字致命缺陷的人,不隨意地把思想化為文字』,還先生的語言破碎之處,不是漂亮多了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