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完成的豈止現代化


  1. 傅柯(Michel Foucault)和哈伯瑪斯(Jurgen Habermas)作為後現代社會學家的翹楚。
  2. 後現代主義可以是現代的反面,它質疑現代主義的特性,例如認為當社會過份分化時,會引致過度的依賴,當有問題出現時會因連鎖反應而牽連甚大,而且後現代主義追求反樸歸真

 

這是我從某文章中複製【哈伯瑪斯】,貼到G大俠,
在大俠的回應出的名單中排名第二,

裡面的文章中英夾稚,訪客好想三十多萬人次,文章三百多篇,
讓人直覺,作者理論上是考這個東西吃飯,
如果不是的話,那肯定對社會人文學科有相當程度的熱愛。

才能夠在這個的時代,花時間去閲讀,整理,然後用文字表達出來,
而且基本上沒有人會要買這個東西。

原本我是要在現代化的未完成前面,再討論一些東西,

看完這篇文章的第一段
,未完成的東西,遠超出我原本想像。

更悲慘的,而且一定已經發生過干千萬萬次,
當人們相信未完成的東西早已完成,

到底是誰那麼有信心,認為那段歲月可以叫做啓蒙時代 ,誰幫那段光陰馭了這個名字,而原始文字跟你我心中啟蒙,斷裂大還是小。

之所以將稱理性作為現代化的在家會對父母子女,
在辦公場所會對下屬還有同僚,一朝偶然成名,便著作論述,
而且開始傳教。
接觸到完全沒有抵抗力的,就成了中魔,
具思辯力的後果更慘,往往形成精神分裂的人格,
滿嘴的,自由,包容,平等。過了一段時間,深覺得這樣還是不夠理性,
沒有辦法維護人的主體性,必須將之列在法條中,當有人踏到紅線,
一定要施加足夠的懲罰,處罰之後還要加上再教育,而相對人,
從此有了另一個名字,可以換取那些在路邊餓死凍死的人,
完全沒有辦法拿到的福利。

死的人當然有天上掉下來的罪名,市場是多麼的開放,
一個活著的人必然有其能動性,
外無期功彊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的論述,完全不是理由。
只會顯得你啟蒙的未完成。

面對著市場,有誰不是商品,進入了市場又有誰能不被物化,
下個年度應該立法補助青年出國壯遊,少不離鄉是廢人,
政府補貼你錢,協助你真增廣見聞,開拓青年的視野,
換個不同角度看世界。

換句話來說新陳代謝,把廢物排出在在人的身體,
跟人生活的世界,都是一樣重要。

理性嗎?合法嗎?具有正當性了?

螢幕擷取畫面_111715_102209_AM.jpg
他理性嗎 ? 

圖http://zerospace.asika.tw/photo/801.html
CC0 1.0 通用公眾領域貢獻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