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盡的名單最终章|弔 Umberto Eco


作品完成後文本和它的讀者之間會建立起一種對話關係( 作者被排除在外)

                                      ECO

這兩個(無盡的名單|断捨離)截然不同的理論,永遠沒有辦法正式面對面的辯論。

當然,前者是以一代宗師的姿態死去,國內的報紙,雖然看不懂報纸在寫什麼?

但是我想三大報都還是一個很醒目的位置,一個足夠大的標題,有一個義大利人死了,這對於現在臺灣的報紙,是多麼的難得。

偶而翻報紙的ET會發现,全世界主要由四個部分組成,臺北,中国,還有一個小島叫日本,還要處心積慮要侵犯南海的米帝。

如果你因為空間战爭被鬥倒,不得不把書送给没有人,
雖然以葉克膜的觀點,身體组成一如往常,
什麼東西都沒有少,
一切都很正常,
但是那些書本已成幻肢,
不是断捨離小姐的谢謝就能再見。

image

:evil:鬥陣俱樂部

對「無盡的名單最终章|弔 Umberto Eco」的一則回應

    1. 突然想到,關於《第22條軍規》這個書名,我從來不曾忘記,但完全想不起我是在哪裡知道這本書並且產生興趣,也就是說我從來沒有看過《第22條軍規》,也就是在書店甚至於任何一間圖書館都没有,我從來沒有摸過見過《第22條軍規》,但我卻從來不曾懷疑它的存在,也模糊的知道《第22條軍規》所代表的象徵意義!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迴響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