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煩惱:私人的。屬於個人的問題。
- 議題:煩惱所涉及的事情超越了"個人的局部環境和內心世界"
凡是議題,每個人出生到今天所經歷的一切都不一樣,
議題的存在即使是物質性的,
每個人看過去的景觀都不會相同,
於是,
在我眼中吞噬掉所有熟悉而美好的風景的巨魔,
在你眼中卻是城市的活力和財力加總。
你稱他是現代化進步的象徵,
我認為他是吸納所有汙穢的偽需要,
你我共同付錢建造的怪獸。
我們在描述同樣的東西,某個台北捷運的入口。
於是議題在一百雙眼睛底下必然呈現一百種不同的景觀,
歧見,
歧視,
偏見,
都是議題的走過的影子。
- 一個十萬人口的都市,有一個人沒有工作,那是他個人煩惱。
- 一個兩千三百萬人的島上,有一百萬個人沒有工作,
甚至連70歲、80歲的人,都因為沒有工作而不滿,
這就是議題了。
議題不可能被政治系統解決,
政治系統不可能解決議題,
恰如你所知道的相反,
製造議題就是政治系統的全部工作。
就如同法秩序不可能消滅所有的犯法和非法,
議題提供是政治系統賴以為生的養分,
如同犯人提供養分給
警察、獄政系統、司法系統、律師公會、法學教授,
真的要條列,
可以從玉山延伸到地球的盡頭。
銀行裡的風險控制團隊,
真正的成功就是使自己失業,
當銀行系統被建設到不再需要風險控制,
這個團隊成功了,
於是風控經理的R&R就是消滅風控經理這個角色。
下次我想談角色,
不是他媽的角色衝突,
我想從JOJO冒險野郎談起。
在我心中,JOJO 是比 Ulysses 更偉大的作品,
因為後面總是可以吸收前面的,
消費社會可以吃掉景觀社會,
寫出拯救失業的理論者,
該思想與實踐必然不見容於政治和法律系統,
於是隱喻越藏越幽微。
但是角色始終明顯,就先談角色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