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家可歸的多樣性(Diversity of the homeless)


這就是全球化的代表
在傳統的定義上,
他確實沒有家,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
所有膜拜新自由主義的土地上沒有任何地方會拒絕他,
他在柏林,紐約,倫敦,舊金山,一樣都感到十分自在,
在這些地方總是賓至如歸,
自然而然,我們可以推論,
臺灣也是他的家,
在這塊島嶼上,
他一樣可以感到如同在家一般的自在,
特別是臺北這個地方。

如果他來到臺北,
他想當然的比所有的公民,
更加的公民,
走路可以比所有的男性公民加倍地抬頭挺胸,氣宇宣揚。

他沒有必要一「缺電」與「核電」之間兩個選一個,
先不要說這個問題,是被丟給一個抽象且化約的虛擬人物「人民」,
人民是永遠不會在場,
而且做出來的決定,總是對於底層的人民視而不見,
更加的不利益。

專案的結案日期定在2025年,做出這樣的宣示,表示對於現狀束手無策,
是能夠等待時間來解決所有的沒有能力去克服之問題。

相反的在年金改革方面,宣告健全財務,拉近給付,合理分擔,局部整合,
同時宣告檢討的日期是一年後,相對之下還比較可以接受。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