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知道考試時間的考試


子張曰:「何謂四惡?」子曰:「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慢令致期謂之賊;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

時間到了,
選票已經在投票所,
擺放整齊等你來領取,
你的選擇項並不是很多,
兩個3個或者4個,
選項始終落在原本統治階級的框架之內,
你所擁有的選項正是統治階級
百般思量角力所產生,
統治階級內部角力的時候,
比的是關係跟金錢,
更重要的一點是,
肥水不落外人田。

你會看到從某天開始,
有些候選人開始佔據新聞媒體和報章雜誌的版面,
從那天開始的每一天,
有正面的報導有負面的報導,
不過都是無關痛癢的報導,
報導總是正面負面交錯,
同一件事情在同一天,
在不同的媒體看起來好像是在照鏡子一樣,
才恰好完全顛倒。

再過幾天之後,
這兩家媒體的立場,
又會在顛倒一次,
同一家媒體,
對同一件事情的論述,
在經過幾天之後,
就會以完全相反的立場表達出來,
原本贊成要買武器都變成不買,
原本吃了瘦肉精就會死翹翹的,
突然轉為瘦肉精是可以吃的,
不過我們要訂定一個安全的上限,
這樣才能夠兼顧貿易與死老百姓的健康。

在我們奉為圭臬的民主與選舉之中,
開票的同時,
也教導著我們「數大便是美」的道理,
數量成為了衡量真理的標準,
從總統選舉,
到公司的經營權,
都寄生在其上。
我們要不要蓋核能發电廠,
資本家要在原本山明水秀的地方,建造一個什麼東西?
都要成立一個委員會來評估
未來可能的影響。

是不是會越過那條線,
當我們開始進行環境評估,
意思就是污染環境是可以的,
裡面本來的魚蝦死光光了也沒有關係,
夜晚燈光美氣氛佳的時候,
不要飄出太奇怪的味道即可。

於是,
原本有魚以及其他可以吃的東西,
現在全部都消失了,
以前落魄的時候可以去河邊捕魚,
現在已經不行了。

你說得對,
有得必有失,
工廠賺錢之後,
把那些錢拿來炒作本地房地產,
買了新的機器人,
順便在國外買了新的廠房,
本來是偷砍幾棵樹,
加上偷掉濾水器的費用,
利用島上居民不利益所得到的利益,
這些資本變成了工廠的主要生產力,
而其他人,
他們原本是這整個生活世界中,
所看到的任何物品的生產者,
在媒體和經濟政治學者的理論暴力之下,
本來的身份是製造物品的生產者,
短短幾年之間,
就變成了人力市場裡面,
排列整齊,
陳列在人力銀行內,
等著偉大的資本家來挑選,
明明就是那些物品的生產者,
在觀念被學者跟媒體共同移動,
不是資本家,
就是商品,
生產者的位置已由資本家的資本所取代,
人力市場中的庫存品,
除了要在肚子裡面填充隨時都可能會失效的「暫時知識」,
更重要的是,
要清楚的知道自己是商品,
商品就要好好的打扮自己,
商品看起來髒髒的沒有賣相,就只好去廢物回收。

政客們也知道,
除了他和他的同行,
其他的人生活得並不是很好,
這個世界上的人顯然不能夠接受「沒有工作還能夠領錢」,
所以豬眾反對的基本收入,
他們都有買保險,
基本收入這個保險,
卻被一腳把他踢到水溝之中,
好像這個社會的風險完全不會降臨在他身上一樣。

最後,
也就是回到最開始的地方,
在什麼都不知道的情況下,
就要豬眾做選擇,
其實是很不人道的事情,
叫你去投票,
正好是這種不人道的暴力的合法且正當的展現。

媽媽一向認為隔壁家的小孩都是壞小孩,我的兒子是未來的國王,我的女兒是未來的皇后,皇后的貞操不容質疑,
就跟民主的神聖不容置疑相同,投票就是參拜的儀式。

我們對於我們頂禮膜拜的大官一無所知,
就如同對我們買的東西跟吃下肚子的東西一樣,
一點都不瞭解。

所謂的「優勢觀點」若為真,

(1)有能力生活的人必然有能力使用與發展自己的潛能,並且可以取得資源。

也就是說,
目前還活著的生物,
必定有他活到現在的方法,
並暗示其可以依照同樣的方法去得獲得維生資源,
那我們當然要依照成本效益比。

依「優勢觀點」,
活著的人必然還是可以活著,
死了的人你也救不回起來,
我們應該把相關文件電子化,
然後找幾個不用錢的志願工作者,
凡是到各級行政机關求助者,
觀點不优勢者,就一再而再的朗誦給他聽,叫他一遍一遍的抄寫,觀點還算优勢的就請他趕快滾回去,
相關的學者跟工作者,就用最高階的顧問來聘請,十分彈性的工作,自然沒有薪水,朗誦的人朗誦的那麼辛苦都沒拿錢的,狗屁學者拿什麼錢?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