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至死|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


  1. 你認同波玆曼在「娛樂至死

    」這本書中,所之描述的危害嗎?

  2. 波玆曼當年提到,那時網路並不普及,作為應用的方式和工具,比起今天可以説是近似於零,但是大多數人都在談著網路的美麗前景,而在談網路的人,應該有一半以上沒有接觸過,他們説好,只因為電視説好,今天比起這本書出版的1985年,螢幕和其所承載的訊息,「娛樂」作用不只百倍,為人師表的你,如何應對呢?
  3. 市長算是知識份子嗎?大學教授也是知識份子嗎?中研院預算分配,問題只是人文社會相關的比例越少於生物嗎?當報章雜誌指稱達官顯貴説:「一棟豪宅不用多加豪宅稅,三棟才要。」,領人民的錢而且收入遠遠超過大多數納稅人,作為名利雙收的知識份子,是否應該出來説説話呢?
  4. 如果,最終不管理工農醫或是人文社會,從頭版看到小廣告,首長施政方針雷同於最後的借錢免利息,賺大錢免喝酒不用出場,念文科和念理工,只不過一個出社會打廢文給期刊,另一個打程式碼給主管整合後送出,都是作為諧星一般的存在,誰敢念文科,或是世界上沒有了文科,反正都是〈碼農〉,又有何差別?
  5. 念文科理科,都是看到IoT就高潮,拿矽谷當作平安符,作為天堂以自勉,或許真的該獨尊符號,只能說程式語言,如同當年禁止台語一樣,禁止人類語言。

My Lord,

Y ou can’t talk to people in Silicon Valley anymore.
By that, I’m not referencing Mark Zuckerberg’s mediocre Mandarin…..
via~LA Progressive

 

 

 

 

 

https://twitter.com/CJN/status/755472718582128640

 

  • 或許超過十年了,年年都可以在報章媒體或是電視新聞當中:看到或聽到,房地產作為本島是所有產業火車頭的自稱,頭不動,所有生意都不能動。
  • 現在想起來,火車頭說法,不只是不符合現實,而且只要還沒念過幼稚園,
    都能理解,恰恰好完全相反於車頭,那是無數嬰靈的怨念
    ,沒有一台自強號可以拉動。
  • 如同台風還沒到,也沒有人敢賭一定會到,島上的蔬菜就已經漲價。
    都市計畫的草案,剛開始公文旅行,系統就已經開始運作,
    有人力勸原本持有土地的人出手,
    另外一群人開始編織美好的想像,
    城市就像贓物,分贓,漲價的贓物。
  • 效率市場,如果單單指說的是上面所這些動作,那麼效率市場的確存在,
    效率市場是階級鬥爭的金牌,地下的諾貝爾獎。
  • 捷運會經過的草案才剛剛提出,房價就先漲了一輪,
    開工後又漲一輪,結局這就跟發展國家建構的神話一樣,
    MRT完工的時候,你學到了一件事。
  • 板南線沿線的景觀,就如同地球上的美國,就如同島上的天龍國,
    就如同天龍國的板南線。不管你是否喜歡藍線沿途的景觀,
    那警官都是土地仲介和房地產建設商人拿來作樣板的誘惑物,
    那是至高無上的崇高客體,
    是全島中下階級的薪水所製造(上人不納稅),
    同時優於全島人民。
  • 不僅只是吸收了島上的錢,捷運所到而未到的地方,房價和租金同時開始上漲,現在佔領在那裡的人,持有的成本並沒有增加,他把對未來的黃色淫夢加入售價,本來的價格就不怎麼平易近人的食衣住行,通通變成國家機器口中的「搖搖哥」,老商店悄悄的不見了,抱著淘金夢來前來的投資客也滾了,這裡變成了沙漠,政府有意或無意,只好奉「經濟政治學」的召喚,再找一個本來尚有一絲生氣的地方弄成沙漠。
  • 這個島嶼上所消失減的嬰兒,是拿去哪裡獻祭了呢?幾十萬條人命,剛剛好,
    差不多是「布希亞」 (Jean Baudrillard) 的完美的罪行啊!(不是這個的罪行,他是在反諷當權者)
  • 而且維機機百科之所以能夠得到統治階級的認可,成為各種搜尋引擎的優先選擇,出現在第一頁,最主要的是它符合民主的形式,什麼是民主的形式呢?就是在所有枝微末節末節的事情是開放,而在最終端加密,他提供的知識足能夠讓新手村內一無所知的人出航,這接著的內容就忽對忽錯時對時錯,統治階級如何能夠不愛他,他也是娛樂。

螢幕擷取畫面_072616_035959_AM

對「娛樂至死|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的一則回應

迴響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