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項幸福建設,要使得人民在短時間就能有感,不管他叫什麼名字,也許可以叫他作為「愛台12建設」,到最後就算是負責執行的人,也壓根記不得那些咬文嚼字的咒語。
我們有了太多太多的名字,那始終是一塊布,不管他的主人曾經是誰,我們衹能夠知道一件事,它的主人沒有回來,苦難不曾遠去。
就像產官學一直大力宣傳青年創業,到處都是育成中心,四處都是Giver型態,上對下的給予和施捨。
青創貸款的廣告, 很明顯的指向整個島嶼上的所有個體的無意識層面, 告訴所有大腦由社群網站所驅動的肉體,只要你還算青壯,資本家不給你工作, 你有心中還有一點點企圖,資本絕對不是障礙,隨時可以啟航。
所以一事無成,原地踏步之人,自然是死得其所, 是無藥可救的愚蠢或是出生南方, 有可能是沒有呼吸過天龍國的空氣,所導致的悲慘命運。
那具屍體是被解釋成為一種自然而然的結果,死的罪有應得, 重點從來不在死去的人,而是活著的人。活著的人必須說明,罪不在我。
青年創業貸款中的青年,乃是名下已有事業,已經運行一段時間的青年。
而且當你有老二,就必須面臨更嚴苛的篩選。
有時候很佩服你的見解!
讚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