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比三家更吃虧 (Useless survey and competition)


引用自:

叛離、抗議與忠誠

Exit, Voice, and Loyalty

假如企業失去老主顧,
還能招攬到新顧客,
那麼無論品質以及需求彈性是高或低,
個別企業都不會因消費者的叛離,
而有任何收益損失。

但是,產品品質都下降了,
為何還能吸引得到新的客人呢?

試想:
在一個行業裡,
各家企業的産品的品質都下降了,
下降程度不一,
但是各家的品質的差異並不大。

因此,
每家企業會增加一些對其他企業不滿的
顧客,
但也同時流失部分老顧客到其他競爭對手那裡。

於是,
在這種狀況下,
消費者無論事前做了多少功課,
或是曾經教過多少的學費,
在這樣的情況下,
任何努力都注定了用心良苦卻成空。

如同項羽的

力拔山兮氣蓋世,
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

或是鬼島豬眾的翻轉色盲。
徒勞無功,
越做越錯,
貨比三家吃了污,
貨比五家吃大虧。
rv-ak035_hirsch_dv_20130322181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