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erything you have ever wanted is sitting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link -xxx.
在生產者和其所生產的產品被分工所分離,
消費者看著商品,
全部的商品總是井然有序的,
依價位和等級所陳列,
於是階級意識深入人心,
久而久之,每一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定價,而且沒有人懷疑為什麼定價會不一樣?
在商品陳列的秩序中,所有共同體跟所有的批判意識都被消融了,所有的消費者變成了商品,商品跟商品失去了所有的聯結,使貨幣成了唯一且统一的語言。
所有直接連結的網址被殺死,
Feed必須消失,
搜尋引擎統一了整個網絡世界,
所有的網址必須像商品一樣孤單的依照階級順序被陳列。
被殺死的原因就是被拯救的原因,
當負責擺设商品的,
從搜尋引擎慢慢的移動,
滑向了臉書,
於是Feed屍體被挖掘出來,
用來對抗統一的中心。
當生活的必要已經被無限制的經濟發展所取代,
於是所有個體的生存和生活的品質,
已不再被所有政客考量,
所有的經濟論述被統一在經濟成長率,
至於是從哪一點開始成長已不重要,
所有的品質消融在數量當中,
動態牆的陳列順序或是搜尋引擎的陳列順序,
陳列的順序取決於鬥爭的結果,不管誰排在第一,都只存在於臉書或谷歌的肚子裡面,
所有的利益依然等同於統治階級的利益,
所有商品的差異化,
並不改變與既得利益者之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