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啟蒙時代之前,對未來感到迷惘害怕的時候,
祈禱(燒香拜拜)給了人們過完今天的勇氣。
而那些神話故事,或許可以理解成父母的代禱,
作為抵抗無可奈何的寒冷飢餓的唯一手段。
越是底層,祈禱越是慎重,即使壽命依然遠短於統治階級。
但是沙特的自由太過沉重,而且所有謀劃注定結束在孤獨和無意義,
清空腦袋,放棄自由,侍奉上帝,
失去主體性而被化約為豬眾,
生活的像貓空纜車,
在死之前未必會後悔,
一生活得渾渾噩噩有如活屍也不見得不好。
更重要的是在啓蒙之後,在全世界除魅,豬眾轉職成經濟人和理性人之後,
我們有了經濟學但失去的不只是燒香拜佛的權利,
同時我們也失去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奴隷權,
不但沒有成為主體,連活屍都作不成了。
連祈禱,卜卦,燒香的自由都被迫失去。
經濟且理性的現代人,困惑的時候只能看WEF,
看完之後比閱讀有矛盾的經文,燒餅歌,推背圖,還要無力,。
唯一可喜的是,十日談或是一千零一夜的大敘事,不會消失,
World Economic Forum(世界經濟論壇)只要還在,
地球就一定一堆問題,
虎姑婆就不會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