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大事 ~ 論神聖


假設在被貨幣和上層世界殖民的凡人也擁有主體性,
這主體從生活世界的首次在場到永遠無法在場,
這或短或長,依著命運飄搖的過程中,
最神聖的瞬間,

  1. 出生
  2. 結婚
  3. 重病臥床
  4. 死亡
  5. 做愛

在還沒有被充滿理性和智慧得新自由主義殖民之前,
人是在一個被稱之為『家』的人與建築之共構物中,
離開母體,剪斷臍帶,
在『家』的餵養中成長到可以進入婚姻,可以性愛,
可以把難以承受的意識型態,丟給下一代。
然後生病、死去,宣告永遠的不在場,一切都不關我的事。

我不再有勃起或不勃起都是麻煩的困境,
也不會再有飢餓或是酷暑和寒冬的困乏,
一切和神聖有關的事情都是在『家』裡發生,
那個時候『家』裡沒有廁所,
便溺的地方離『家』都有一小段路要走。

被殖民後,
再小的小套房都要有個屬於『家』的馬桶,
便溺這種世俗的鳥事要在『家』裡自行處理,
包含生活中不可能產生的垃圾都必須保留在『家』中。

神聖的出生和病死都被醫療霸權的論述沒收,
請帶著貨幣到醫院報到,
除了馬上風,
死亡大事的作者寫道,
當他接到他父親的女朋友的電話,
他父親突然心臟病發死亡,
要他趕快過去,
他說他心中無比慶幸父親能死在『家』裡,
雖然不明白心臟病發那時刻父親在做什麼?
但是在如果心臟病發是必然的,
那心臟病發之前能做的最好的事情,
就是性愛了。

現代人生命變長了,但是快樂的時間並沒有比較長,
每段婚姻的時間卻是越來越短,
婚姻保險套化,
用了就丟,用了就丟,卻同時提倡環保和消費,
雙極性的中魔。

婚姻不再神聖的同時,
婚禮的地點也從『家』移到各種千奇百怪的人造景觀中,
然後再花錢請人拍攝那過程,
弔詭的事,
再漂亮的女孩,再厲害的攝影師和精挑細選的化妝師和景觀,
拍起來都沒有隨手拿起小米機好看,
甚至連宗銳哥哥架的小 cam 都比較好看。

弔詭的年代,顛倒的年代,
馬丁路德最害怕的煉獄,
怕到他要再解釋聖經,
如今成了現代人幾乎必然的終點,
幾乎大多數的人都看過長輩被送進去,
也可預期自己的終點也是煉獄。

馬克思百年前對宗教的看法竟然成了先驗的例所當然。

螢幕擷取畫面_063015_062829_PM

螢幕擷取畫面_063015_062908_PM

PHOTO:https://en.wikipedia.org/wiki/Death_by_burning

對「死亡大事 ~ 論神聖」的一則回應

  1. 哈哈!你提到死亡大事裡「父親突然心臟病發死亡」的那段,讓我想到《金盞花大酒店》裡有位上了年紀的主角也是在魚水之歡的前戲剛要進行到正事時一命嗚呼;不過他的場景還多了一些其他因素,跟你這裡討論的「最好的事情」又不大一樣。

      1. 剛剛查了一下,好像沒有中譯本,難怪會誤導。電影《金盞花大酒店》是改編自The Best Exotic Marigold Hotel一書。《死亡大事》The Undertaking : life studies from the dismal trade 看上去的確是一本很酷的書!謝謝推薦好書!

        Liked by 1 person

迴響已關閉。